传承文化根脉,筑牢信仰之基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讲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4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铸魂育人,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坚定理想信念,2025年10月21日至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面向我校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宣讲活动。本次活动以“文化赋能党建,传统浸润初心”为主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创新理论、青年使命担当深度融合,为入党积极分子呈上了三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宣讲活动。

  首场宣讲:以文化强国战略,锚定信仰方向

宣讲团朱萌老师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为题,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大维度展开讲解。朱萌老师特别强调,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的后备力量,需警惕 “文化复古主义” 与 “文化虚无主义”,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更要做文化创新的积极推动者,以文化自信夯实政治信仰根基。

  第二场宣讲:以“修齐治平”智慧,深化党性修养

宣讲团吴珂欣老师以《从“修齐治平”到“党性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回响》为切入点,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修养的内在契合点。吴珂欣老师指出,入党积极分子需从“修身”做起,锤炼品德、深耕专业;以“齐家”为基,关爱集体、涵养学风;以“治国平天下”为志,将所学奉献祖国,让传统文化智慧成为党性修养的“源头活水”。

第三场宣讲:以百年青春对话,激发担当精神

宣讲团杨婉老师以《从“少年中国说” 到 “强国有我”: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为主题,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回溯百年青春奋斗史。宣讲分为“百年前的呐喊:青春为中国而觉醒”“百年中的接力:青春为中国而奋斗”“今天的作答:青春为中国而担当”“百年回响:青春永不老去”四个篇章。杨婉老师在宣讲中寄语入党积极分子:“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不是特权而是责任。百年前热血救国,百年中奋斗建国,今天更需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此次系列宣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落实“思政建设、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实践,通过“理论讲解 +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党建教育、青年成长紧密结合,有效增强了入党积极分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也为深化党性修养、明确使命担当提供了思想指引。参与宣讲的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表示,三场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今后将以传统文化为滋养,以革命先辈与新时代榜样为标杆,在学习与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努力成长为“政治坚定、文化自信、勇于担当”的合格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将持续深耕细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青年品格的‘源头活水’,为学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注入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