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坊活动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17   浏览次数:10

4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Deepseek+AI工具在高校思政领域中的应用”教学工作坊活动。特邀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苏顺亭教授实战授课,全院教师参与学习研讨。


本次工作坊聚焦Deepseek+AI工具在思政领域的科研、教学、办公三大核心场景,深度体验Deepseek+腾讯元宝/Kimi/文心一言/豆包等AI工具,现场生成教学案例、智能分析学习数据,参训教师实操演练,解锁“智能助教”新技能。

1.科研智变:课题申报到论文写作的全流程升级

苏教授首先从介绍一个搜索引擎开始,展示了如何利用Deepseek和AI工具挖掘科研热点,进行智能选题;如何1分钟生成文献综述框架,进行文献处理;如何进行论文优化;如何使数据可视化。并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身份为例进行了现场演示。

2.教学革命:从备课到评价的智慧闭环

苏教授通过综合应用Deepseek和腾讯元宝、Kimi、文心一言、豆包等AI工具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展示,并以伪满皇宫博物院为例演示了如何生成教学案例及测试题。同时借助AI工具可以帮助老师分析学习通数据,生成图表、思维导图,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3.办公进化:提高工作效率的秘籍

苏教授介绍并演示了如何利用豆包等AI工具进行公文写作、文档排版、生成会议纪要、信息收集统计及舆情监测。为教师高效率完成日常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在现场演练环节,参训教师围绕“多平台协同应用”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实时生成《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化进程》教学案例、模拟课题申报等沉浸式体验,教师们真切感受到“智能助教”带来的效率革命。

此次工作坊不仅使参训教师解锁了AI工具的操作技能,更引发了关于“智能时代思政教育创新路径”的深度思考。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AI技术转化为精准学情分析的“数据雷达”,科研创新的“加速器”,工作效能的“倍增器”。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数字素养提升为契机,持续探索智能技术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让技术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智慧引擎”,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