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于4月1日组织开展了集体磨课活动。本次磨课围绕教材第八章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与第二节《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展开,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磨课活动由吴嘉继老师主讲。吴老师首先对第八章第一节内容进行说课,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重要举措。重点分析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全国大陆的统一、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以及“三反”“五反”运动等内容。针对第二节《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吴老师老师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阐释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重点讲解了“一化三改”的具体实践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典型案例,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比较分析法: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社会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人民政权巩固的历史意义;互动讨论法:设置“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等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教研室教师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就如何向学生讲清楚“新生人民政权巩固”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展开热烈讨论,强调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讲授本节内容需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既要讲清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又要结合具体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本次磨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进一步明确了教学重点与难点,统一了教学思路。教研室计划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标准化课件和教学案例,并安排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展示,持续推动课程质量提升。

此次磨课活动体现了教研室“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优良传统,为讲深讲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关键章节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纲要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更具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思政“金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