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作用,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月4日组织教师深入研讨思政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
研讨会针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聚焦学生课堂抬头率和课堂参与度,重点关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展开学习研讨。
会议首先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熊晓琳教授在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活动“周末理论大讲堂”上所作的报告——《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与实践》。熊晓琳教授提出的把握教学设计的六要素,即巧开头、主线请、内容实、互动好、接地气、善总结给与会老师以深刻启发。
会上,大家展开了深入研讨。
青年教师冯海晶老师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上好思政课,使师生能够在教与学中获得快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生活中。为此,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尤其是教学设计的精心编制、时政新闻的创新引用,以便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要更好地处理好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青年教师王勇顺在发言中说,此次集体研讨,引发了我就如何提高思政课抬头率、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问题上产生了如下体会。首先,在备课阶段,应该开展对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研究,能够针对不同教育类型、不同专业学生需求来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组织征集和研究回答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和社会难点问题,以此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在授课阶段,应积极采用案例式、专题化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研学、情景展示等方式,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青年教师孟路路在发言时表示,通过此次学习研讨,确实收获不小。她表示,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一套方案通用”,而是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部分初次接触的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因此,对于理论性知识要用生活化的语言讲得通俗易懂,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这样才能使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青年教师王诗琪针对如何讲好思政课也谈了自己的思考。王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因材施教,善于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好思政故事,让思政课入脑入心,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讲好思政故事就是要把道理讲通讲透的同时还要讲得有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将党的大政方针转化为学生们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部主任叶万军教授主持了本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研讨。